消费分期是一种常见的金融服务,允许使用者将大额消费拆分成多期还款,但近年来诈骗短信也越来越多打着“免息分期”“迅速到账”的旗号,诱骗使用者点击链接或提供个人信息。
真短信来自号码(如银行客服、支付宝、京东金融等),假短信往往利用陌生号码或伪装成“95*”“400*”等不规范格式。
任何声称“无需利息、秒批分期”的短信都或许是骗局。正规机构一般会确定解释利率和花费。
遇到短信中带有链接时,千万别点!提议直接拨打客服电话核实。
假若你不确定短信是不是真实,能够拨打银行或平台的客服电话,切勿通过短信中的沟通形式。
无论对方怎样承诺“安全”,都不要随意提供身份证、银行卡、验证码等要紧信息。
某业内人士透露:“90%的人都忽略了这一步——仔细核对利率和手续费。”
许多骗子利用钓鱼链接盗取使用者信息,一旦点击或许被安装木马或诱导恶意App。
数据显示:错误操作或许致使资金被盗或信用受损。
正规分期流程需要审查,不或许“秒批”。倘若对方说“不需要审查就能分期”,那大概率是骗局。
对比项 | 真短信 | 假短信 |
---|---|---|
发件人 | 号码 | 陌生号码或伪装号码 |
内容 | 包括订单号、金额等信息 | 模糊不清只说“免息”“迅速” |
链接 | 无链接或引导至 | 含不明链接或跳转至第三方网站 |
操作办法 | 需通过App或客服确认 | 需求点击链接或回复短信 |
内部案例一位使用者收到“信用卡分期免息”短信,点击链接后被诱导了虚假App,最终被盗刷2万元。
实测数据: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共拦截消费分期类诈骗短信超500万条,其中80%来自伪装号码。
专家提示:真正的分期服务不会通过短信诱导用户操作,所有交易务必在渠道完成。
消费分期短信真假难辨,但只要掌握几个关键点,就能有效避免被骗。记住不点链接、不填信息、不轻信免息。